新农科来了!传统农林学科怎么变
最近猪肉、水果、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总在提醒人们关注农业。在支撑农业发展的高等农林教育领域,“新农科”的概念也逐渐热了起来。 2017年下半年,农林教育专家开始关注新农科概念,新农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一道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年6月,《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发布,标志着我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目前面临怎样的现状?传统农林学科是否出现问题?为什么要建设新农科?建设新农科,该如何牵住“牛鼻子”?
对传统农林学科的“提档升级”
1995年,美国作家莱布斯·布朗写书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曾引发一时轰动。现在看来,答案显而易见。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5亿吨。我国粮食产量不仅稳步提升,还实现了许多农林领域的技术突破。基本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正是依靠传统农林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从1980年到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90%,但是化肥消费量增长了180%,过剩氮肥的排放量增加了24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付出了更高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对环境和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少投入、多产出、高质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放缓,传统农林学科将难以支撑未来农业发展。”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严建兵坦言。
“要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交叉知识作为支撑”。严建兵认为,“在此背景下,新农科的出现将适应社会新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将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推进农科与理工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新农科被视为对传统农林学科的“提档升级”。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林万龙多次参与新农科建设研讨。他认为,新农科的突出特点是关注农业产业链,而不是生产技术的某一环节,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农科与工科、文科、理科、信息科学的相互融合问题。目的是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转型。
传统农林学科条块分割,专业口径较小
近几年,小龙虾在餐饮行业风生水起,其价格一直持续走高,在有着“稻虾共作”传统的湖北省,小龙虾养殖成“井喷式”席卷水田和池塘。
“种什么品种的水稻更适宜小龙虾生长,怎么养殖小龙虾会让水稻品质更优?以前,农学的研究者要么专门研究水产,要么专门研究水稻种植,这样涉及多个领域甚至跨界知识的市场需求,谁来研究?”严建兵道出了疑问。
2018年3月,华中农业大学成立“双水双绿”研究院,将水稻、水产;绿色稻米、绿色小龙虾作为研究对象。该学院师生一同到基地现场研究小龙虾生物学习性,进行科学选址和田间改造,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水质情况来定制专门的小龙虾养殖方案。
田地里和市场中的需求,却反映出目前农林教育发展现状中的深层次问题——学科条块分割,专业口径较小。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业态不断产生,传统农林教育不能与之适应,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此前农林教育以培养符合行业、产业部门需求的农林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围绕产业和科学对农业生产的细分进行专业设置,农林学科被划分为种植、植保、土壤化肥、园艺等细分专业。“这是计划经济模式下,根据我国的产业分工和学科体系形成的专业。与目前市场需求难以对应,和农业生产方式存在脱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分析,“当前,农业产业的融合和信息化在大学中远没有产业界变化得快,农林高校出现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弱化的现象,很难发挥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始于19世纪末,经全国院系调整后,基本形成各个省区至少有一所农业学院的分布格局。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本科农业(农林)高校3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6所,地方农业高校共计32所。
从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着手“改造”
几乎在任何热门专业历年排名中,农林专业都难见踪影。农林专业有什么未来?农学专业为什么是冷门?学农究竟有多“坑”?部分大学生“吐槽”农林专业,在网络上偶尔出现。
当前,农林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不大,毕业生难以找到与其专业契合相匹配的工作,导致相关专业学生的获得感较低,同时,家长与社会对农林高校的认可度也相对较差。
严建兵分析,农林专业确实难吸引优秀学生,“优势学科”难以转化为“优势招生专业”,“农林学科是基础学科,在与新兴产业竞争中,农业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对优秀学生不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
新农科建设正试图扭转这个现象。
“必须承认,农林教育有深层次的问题和困境。还想着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自掘坟墓。”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要让农林专业成为显学、热学,让人争先恐后地想学。
从新农科建设初现端倪到正式启动的两年间,许多农林高校开始着手“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林万龙认为,新农科建设首先要在农林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拓展和融合。
中国农业大学对各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中期修订,新课程体系将充分融入新农科理念。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农业领域)专业获批建设。此外,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家非农领域的“双一流”高校纷纷成立农学院或农业研究院。
陈玉林表示,要在涉农专业设置上找突破,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契合度
暑假结束,浙江农林大学“新农科求真实验班”学生刘扬和同学们刚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回来。在为期一个月的国际访学中,除了语言和专业学习外,他们还参观了加拿大现代化农场和林场,进行了先进机械的操作和培训。
今年是浙江农林大学开设新农科的第二年。“新农科求真实验班”每年招收25人,与新文科、新工科“求真实验班”一共涵盖35个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以前学植物保护的学生,不会接触到动物专业的课程,但是,我们会学习农科的主要基础课,同时强化了外语、数学、物理等课程学习,整个培养方案都贯穿着宽厚基础、差异教育、融通国际的理念”。刘扬和同学们将在大二下学期,在农学、林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茶学、森林保护任选一门作为专业。
与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一样,“融合”也是新农科的关键词。
“新农科必须面向新需求,除了加强通识基础教育之外,还要做好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补充。譬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农林领域中的应用、未来智慧农业新业态等前沿内容,需融入现有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来。”浙江农林大学“求真实验班”负责人孙伟圣坦言,“目前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非常紧缺,新农科建设必须师资先行。”
林万龙表示,新农科建设必须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既要打牢基础理论,掌握农林学科核心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同时传授给他们生态文明观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还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心系“三农”,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契合度。
(本报记者 陈鹏)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 物美启用便利店双品牌 北京市场格局生变
- 南水北调河南供水范围将扩大
- 内地房企海伦堡拟赴港上市
- 双“11”大数据出炉了 洛阳人爱买啥?
- 京津冀多地遭遇大气重污染 专家为您详...
- 郑州新密一家具厂发生火灾,厂房被毁
最近更新
- 抖音电商食品生鲜行业发布“寻味榜”,...
- 名创优品赴港双重主要上市,连续15个季...
- 哇赛!迪士尼《赛车总动员》极速驶达悦...
- “盛世中华声悦神州”系列活动在北京发布
- 集兆嘉海外市场捷报频传 印度首批三千...
- 拥抱时代,布局未来 利星行汽车荣获202...
- 瞄准万亿“她市场”,欧拉芭蕾猫宣告上市
- 主题活动 | 五粮醇“见证美好生活”回...
- 荣誉见证实力 美巢集团获瀛海镇经济发...
- 两年后赴港双重主要上市,名创优品凭什么...
- 诚信经营、严守品质 贝迪斯静音系统门...
- 兴业银行无锡分行暖“兴”服务不停摆
- 文化相对而论,中西思想对话火花四溅
- 闪剪:首场发布会深圳圆满落幕,数字克...
- 康迈完成潍坊合资公司持有股权收购,开...
- 携“新”向前,飞宇门窗官宣全新VI升级!
- 传统中介VS杭州番茄留学免费DIY留学模式...
- 用兴趣消费卡位香氛赛道,名创优品凭什么...
- 扬州暻泰车材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推介
- 中建八局二公司北京公司党总支开展香山...
- 彰显坚持的力量!2022—2023年度招行高...
- 天生敢玩,一起出色!WOW COLOUR 2022...
- 第七届“创客中国”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
- 纸业投资发展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 娱美德明确拥有《传奇》游戏授权权限
- 圣笛数控与国促会数外委签约,携手共创O...
- 曜影医疗亮相业界沙龙,畅谈后疫情时代...
- “向未来 赋新森” | 普森2022半年度...
- 星寰携手星级客户及商业伙伴,为新常态...
- 数字藏品结合实体权益,传统IP上链迸发...
阅读排行
-
这位老师的课学生可发弹幕提问吐槽
下一篇2019-09-16 11:50:08
-
13集网剧《我是班主任》今晚开播
上一篇2019-09-11 1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