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法要求全面推行全程监管垃圾分类
近日,上海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测评结果,各区的实际得分和排名先后一目了然,榜单上崇明、长宁、徐汇三区分别名列前三。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测评体系中的分值比重分别为居住区达标(20分)、单位分类达标(10分)、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达标(30分)、宣传氛围达标(20分)、长效机制达标(20分)。涵盖了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置的所有环节,突出整体水平,注重长效机制。
据悉,早在去年5月,上海就开始在试点地区启动这一测评考核。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上海从立法层面确保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行、全程监管,并从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到资源化处理,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
近一个月来,《法制日报》记者深入上海市黄浦、嘉定等多个地区,追踪垃圾分类的全过程,并记录下各个环节的所见所闻。
建立奖励机制
增强分类实效
“你是什么垃圾?”7月的上海,这句话成了街头巷尾市民的问候语。玩笑之余,垃圾分类已然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现代都市的一种时尚。
盛夏的傍晚,暑气未散,《法制日报》记者来到上海市黄浦区晴苑小区垃圾投放点,这里早已排起了长龙,居民们手持多个垃圾袋,准备将不同垃圾投放入箱。
史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手里拿着两袋垃圾,一袋是厨余垃圾,一袋是干垃圾。轮到她时,她熟练地把厨余垃圾倒入湿垃圾桶,然后把腾空的垃圾袋连同另一袋干垃圾一同扔进干垃圾桶,随后拧开垃圾房旁边的水龙头,把手冲洗干净。
“现在一看到垃圾就条件反射。”史女士说,“饭一吃完,我们就要把餐巾纸、牙签和骨头、鱼刺等干湿垃圾分开,分完垃圾就得赶到这里来投放,不然得等明天一早再来投了。”
史女士还向《法制日报》记者展示了她在支付宝上的“绿色账户”,“垃圾分得好,可以领积分,攒够积分还能兑换礼品”。
据了解,“绿色账户”通过精准定位,把居民的每一次善举都转化成账户里的积分,让垃圾分类变得“实惠”。这是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联席会议办公室与支付平台共同打造的“城市服务”新内容,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市民主动准确参与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增强分类减量的实效。
同样,对于那些可回收垃圾,有关部门也将回收所得转化成为市民垃圾分类的动力。《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黄浦区针对可回收物的末端处理也运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向居民发放“拾尚包”,统一收集可回收物。
杨浦、浦东等地的一些社区,还专门设立了可回收垃圾的自动回收机,通过智慧联网,居民只要微信扫一扫,便可进入小程序,开启投放门,机器自动称重后,会按照1公斤1元的标准将回收款打入居民的微信钱包。
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调研员项兆弘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实行垃圾分类并非一蹴而就,社区撤桶、定点投放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相关部门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还有许多居委会干部、社区志愿者上门引导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尤其《条例》正式实施后,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垃圾分类不但逐渐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也成为现代都市的一种时尚。
垃圾分类驳运
杜绝一锅端走
“垃圾分类后续处理跟不上,分了也是白分。”上海市一位基层干部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早在10多年前,上海就曾推行过垃圾分类,但成效甚微。究其缘由,是居民辛辛苦苦分好类,结果在环卫工人运输时又混在了一起,让公众失去了进行分类的信心。
对此,《条例》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将垃圾处理过程分为四大步骤:单位和个人源头分类;物业公司分类驳运;收运企业分类收集和运输;最后处置企业分类处置。并对每个环节作出相应的规定,以杜绝这种一锅端的运输方式。
实际上,在上海的一些先行试点区,垃圾分类四大步骤早已落实。黄浦区多稼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转运工作就已经相当完善。“比如湿垃圾的转运由上海欣望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干垃圾的转运则由上海洁城环境卫生运输有限公司负责,再也不是曾经的一辆车一次性全‘端’走。”多稼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邵林说。
环卫工人王师傅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原先只要将所有垃圾都运到垃圾焚烧厂就好了,但是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要将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别运往不同的地方。
“最初还存在侥幸心理,把干垃圾和湿垃圾一起运过去,结果吃了‘闭门羹’,人家(垃圾处理中心)不肯收。”王师傅对此深有感触,“干湿分离是垃圾分类中很重要的步骤,市民花了大功夫分好了,我们不能马虎。”
去年4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要求增强垃圾车的“辨识度”,方便群众监督垃圾车是否专车专用;新增16辆有害垃圾专用运输机动车;色彩喷涂400多辆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全市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达640辆。
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介绍,截至今年5月,上海全市已配置及涂装湿垃圾车908辆、干垃圾车3130辆、有害垃圾车35辆以及可回收物回收车29辆。如果居民发现来收运小区垃圾的运输车有混装混运的情况,可以拨打12345等电话投诉举报。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逐步形成了“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的倒逼机制,投放驳运环节相互衔接,形成闭环,不留死角。
重视末端处理
减少环境污染
分好类的垃圾最终会运往哪里?
在嘉定再生能源利用中心,3万立方米的垃圾池让《法制日报》记者颇为震撼,这里存储着嘉定区居民一周内的生活垃圾,然而却没有丝毫异味。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垃圾池采用了密封处理,并在倾倒口安装了植物液除臭喷淋系统,防止味道扩散。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些垃圾将被抓斗投入焚烧炉,开启蜕变之旅。
在炉膛内,垃圾会经历干燥、燃烧和燃烬三个过程。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能通过余热锅炉生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运转发电,接入上海市电网,重新回到千家万户;产生的炉渣也可用于制作道板砖等建筑材料,因焚烧产生的烟气不仅优于国家标准,更优于上海市标准和欧盟标准。
据介绍,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这里每天可以处理1800吨生活垃圾,产生的电力能够满足嘉定区近15%的居民生活用电。
《条例》正式实施后,这名工作人员称,运进来的垃圾更“干”了,可有效减少渗滤液排放,并加速垃圾的自然发酵,提高热值,增加发电效率。
类似这样的垃圾处理终端站,上海正在逐步增加完善。据悉,上海用于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投资在200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投资聚焦末端处置能力的提升,包括2018年新、扩建5座湿垃圾处理设施,另有3座设施在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计划新、扩建的7座干垃圾处理设施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开工。
垃圾分类以后,可回收垃圾直接运送到相关回收部门,干湿垃圾也能各尽其用,湿垃圾经过发酵等生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将被用来发电,只有少量无法处理的部分才会被填埋。有害垃圾则由卫生监管部门专门回收处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 冯小瑜 张海燕)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 物美启用便利店双品牌 北京市场格局生变
- 南水北调河南供水范围将扩大
- 内地房企海伦堡拟赴港上市
- 双“11”大数据出炉了 洛阳人爱买啥?
- 京津冀多地遭遇大气重污染 专家为您详...
- 郑州新密一家具厂发生火灾,厂房被毁
最近更新
- 抖音电商食品生鲜行业发布“寻味榜”,...
- 名创优品赴港双重主要上市,连续15个季...
- 哇赛!迪士尼《赛车总动员》极速驶达悦...
- “盛世中华声悦神州”系列活动在北京发布
- 集兆嘉海外市场捷报频传 印度首批三千...
- 拥抱时代,布局未来 利星行汽车荣获202...
- 瞄准万亿“她市场”,欧拉芭蕾猫宣告上市
- 主题活动 | 五粮醇“见证美好生活”回...
- 荣誉见证实力 美巢集团获瀛海镇经济发...
- 两年后赴港双重主要上市,名创优品凭什么...
- 诚信经营、严守品质 贝迪斯静音系统门...
- 兴业银行无锡分行暖“兴”服务不停摆
- 文化相对而论,中西思想对话火花四溅
- 闪剪:首场发布会深圳圆满落幕,数字克...
- 康迈完成潍坊合资公司持有股权收购,开...
- 携“新”向前,飞宇门窗官宣全新VI升级!
- 传统中介VS杭州番茄留学免费DIY留学模式...
- 用兴趣消费卡位香氛赛道,名创优品凭什么...
- 扬州暻泰车材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推介
- 中建八局二公司北京公司党总支开展香山...
- 彰显坚持的力量!2022—2023年度招行高...
- 天生敢玩,一起出色!WOW COLOUR 2022...
- 第七届“创客中国”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
- 纸业投资发展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 娱美德明确拥有《传奇》游戏授权权限
- 圣笛数控与国促会数外委签约,携手共创O...
- 曜影医疗亮相业界沙龙,畅谈后疫情时代...
- “向未来 赋新森” | 普森2022半年度...
- 星寰携手星级客户及商业伙伴,为新常态...
- 数字藏品结合实体权益,传统IP上链迸发...
阅读排行
-
杭州有望成中国第16座千万人口城市
下一篇2019-08-01 09:47:57
-
江苏医生跪地抢救日本游客:在场游客都在努力
上一篇2019-08-01 09: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