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格是否转换? 2018年A股5大悬念待解
2018年首个交易周,全球股市普涨,沪指周涨幅更是创下18个月新高。在股指开年超预期的当下, 2018年A股仍有更多悬念待解。南方日报梳理出其中5条,看看一些著名市场人士和分析师有何观点。
南方日报记者 张俊
悬念1 市场风格会否由蓝筹股转向中小市值股?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继续看好白马股。他认为,2018年初公募调仓和保险实现财务收益可能给白酒家电带来短期的交易性冲击,但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不大,这次白酒家电为代表的消费白马与2013年电子传媒为代表的成长白马有明显不同:
一是消费白马基本面并未显著恶化,估值盈利仍匹配。二是新的替代品暂未出现,消费白马股仍具有配置意义。三是边际增量资金仍是外资和保险,他们配置上偏好消费白马。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2018年仍然是白马蓝筹股行情,而小盘股的下跌还没有结束。他表示,2017年只是白马股发力的第一个阶段。随着2016年10月深港通开通,加上沪港通,A股和港股就实现了全面的互通互投,长久以来被严重低估的A股蓝筹股的估值,因港股的投资者进入而令估值进一步提高,而小盘股估值则不断下跌。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则认为风格可能发生转换,中小市值个股吸引力在增强。他表示,在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后,A股整体估值水平持续回落,目前参考2017年盈利预测,中盘和小盘指数整体估值回落到历史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企业盈利相对稳定,相对业绩增速,估值相对具备吸引力的股票在增多。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也看好中小市值个股。他表示,过去一年多,市场的结构分化已经演绎到了非常极端的水平,“价值投资”甚至体现成了“市值投资”,并且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趋势发生显著背离:经济企稳复苏背景下,小市值公司盈利增长已开始强于大市值公司。
悬念2 沪深300会成为全年表现最好板块吗?
知名市场人士孙成刚表示,根据其问卷调查,今年沪深300指数的第一上涨目标是4500点。如果再向上,主要的压力区域是4700点。如果越过4700点,则最高点将可能超过5000点。
“所以,以2017年收盘4030点计算,今年的沪深指数涨幅最小会超过10%,如果超过15%,则不排除涨幅更大包括超过25%的可能性。按照高低点来推测,可能是3850—4500点。高低点波幅16.5%左右。”孙成刚说。
他认为,沪深300将是2018年A股市场的核心板块。2018年的行情可能远好于大家的预期。实际操作中,则可以保持乐观心态,年初满仓做多。当指数年度涨幅接近20%的时候,重新预估市场状况,看看有没有可能继续拓展到30%。
著名私募基金北京和聚投资认为,2018年市场会从2017年的“一九行情”向“二八行情”演化,一线蓝筹的表现会开始分化,最大投资机会在二线蓝筹(沪深300为代表),看好环保、TMT、高端制造、新能源、周期股、大消费板块。
悬念3 MSCI会带来多少增量资金?
MSCI是2018年A股市场的重要风向标。那么,MSCI将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呢?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估算为150亿—200亿美元。他表示,加入MSCI指数体系有望加速A股国际化的进程,进而对市场投资者结构、交易风格、产品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中长期进出中国的资本双向流动均将不断扩大。结合更新后的纳入名单和MSCI公布的全球跟踪其指数的资产规模,静态估算2018年MSCI纳入A股带来的资金流入规模在150亿—200亿美元(包含主动和被动型资金),即每一步实施将带动75亿—100亿美元的流入。具体流入规模与未来增长环境、市场预期等因素相关。
MSCI指数管理研究全球主管Lieblich称,预计部分中国A股大盘股纳入之后,初步将带来大约170亿—180亿美元资金流入。如果中国A股在未来全部被纳入,资金流入规模可能会达到大约340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MSCI指数对A股的纳入将影响A股投资者结构甚至市场风格,对A股的全球化进程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MSCI带来的短期增量资金约800亿元,不过,从初始纳入5%到最终全部纳入仍需较长时间。从中长期来看,A股全面纳入后,海外资金流入规模静态估计约1800亿美元,被动资金134.5亿美元,动态估计约2969亿美元,被动资金221.85亿美元。
悬念4 新股发行数量会否少于2017年的438家?
上周五,证监会发布当日拟上市公司审核结构,2家通过,1家被否,单次过会率67%。相比以往6家上会5家被否,这已经算是较高的过会率了。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7年,沪深两市共有438家新上市公司,创下了A股市场历史新高。相比2016年的227家增长92%。同时,融资规模2301亿元,较上年大增超过50%。
自2017年10月份第十七届发审委履职之后,IPO上会通过率大幅下降,从2017年前三季度的83%下降至第四季度的57%。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在审核从严的背景下,IPO通过率低于以前大概率会成为将来的常态。不过,并不能就此认定IPO速度会放缓。
普华永道预计,鉴于新成立的发审委的上市审核倾向更为严格的趋势,2018年全年A股IPO为300—350宗,融资规模为1800亿—2000亿元。
悬念5 周期股行情会贯穿全年吗?
2017年年末到2018年年初,此前表现抢眼的科技股进入调整期,整体表现疲软。调整到位的周期股因为业绩和需求的双双超预期而重新受到市场追捧。那么,周期股行情持续性会如何?
孙成刚表示,2018年,看好的行业板块是周期类公司跑赢市场,消费类股票跟上市场。科技股暂时没大行情。周期类公司中,包括地产,金融、钢材、水泥、化工、重工、玻璃、造纸等。所有曾经被低估的周期股,最终会让人改变观念:它们的业绩不再有周期性波动,必须给它们重新估值,重新定位。消费类股的茅台等会继续跟上市场涨幅,医药股也可以看好。周期股则仅仅看好市值最大的那些,不看好小公司。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称,目前,周期股投资进入第三阶段:供需稳态的视角重新审视周期股投资。对2018年经济增长韧劲不悲观,而年初需求不可证伪,年初流动性边际宽松,以及年报预告行情都将带来周期“躁动”。
光大证券裘孝锋表示,2017年原油价格呈现V型走势,年中油价触底反弹后持续上行。OPEC供给收缩,减产协议执行良好。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逐渐回暖,中印领衔需求增长,全球油市有望迎来再平衡。因此,他看好石油和天然气等上市公司在2018年的表现。
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晓宁也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看好水泥高盈利可持续性验证后带来估值提升;同时,他认为,2018年或将成为玻璃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元年,供给端超预期博弈叠加成本端回调预期下,业绩有望呈现高弹性。
●市场风格会否由蓝筹股转向中小市值股?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继续看好白马股。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则认为风格可能发生转换,中小市值个股吸引力在增强。
●沪深300会成全年表现最好的板块吗?
知名市场人士孙成刚表示,根据其问卷调查,今年沪深300指数的第一上涨目标是4500点。
知名私募基金北京和聚投资认为,2018年一线蓝筹的表现会开始分化,最大投资机会在二线蓝筹(沪深300为代表)。
●MSCI会带来多少增量资金?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估算为150亿—200亿美元。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MSCI带来的短期增量资金约800亿元。
●新股发行数量会否少于2017年?
普华永道预计,2018年全年A股IPO为300—350宗。
●周期股行情会贯穿全年吗?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称,目前,周期股投资进入第三阶段:供需稳态的视角重新审视周期股投资。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 物美启用便利店双品牌 北京市场格局生变
- 南水北调河南供水范围将扩大
- 内地房企海伦堡拟赴港上市
- 双“11”大数据出炉了 洛阳人爱买啥?
- 京津冀多地遭遇大气重污染 专家为您详...
- 郑州新密一家具厂发生火灾,厂房被毁
最近更新
- 抖音电商食品生鲜行业发布“寻味榜”,...
- 名创优品赴港双重主要上市,连续15个季...
- 哇赛!迪士尼《赛车总动员》极速驶达悦...
- “盛世中华声悦神州”系列活动在北京发布
- 集兆嘉海外市场捷报频传 印度首批三千...
- 拥抱时代,布局未来 利星行汽车荣获202...
- 瞄准万亿“她市场”,欧拉芭蕾猫宣告上市
- 主题活动 | 五粮醇“见证美好生活”回...
- 荣誉见证实力 美巢集团获瀛海镇经济发...
- 两年后赴港双重主要上市,名创优品凭什么...
- 诚信经营、严守品质 贝迪斯静音系统门...
- 兴业银行无锡分行暖“兴”服务不停摆
- 文化相对而论,中西思想对话火花四溅
- 闪剪:首场发布会深圳圆满落幕,数字克...
- 康迈完成潍坊合资公司持有股权收购,开...
- 携“新”向前,飞宇门窗官宣全新VI升级!
- 传统中介VS杭州番茄留学免费DIY留学模式...
- 用兴趣消费卡位香氛赛道,名创优品凭什么...
- 扬州暻泰车材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推介
- 中建八局二公司北京公司党总支开展香山...
- 彰显坚持的力量!2022—2023年度招行高...
- 天生敢玩,一起出色!WOW COLOUR 2022...
- 第七届“创客中国”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
- 纸业投资发展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 娱美德明确拥有《传奇》游戏授权权限
- 圣笛数控与国促会数外委签约,携手共创O...
- 曜影医疗亮相业界沙龙,畅谈后疫情时代...
- “向未来 赋新森” | 普森2022半年度...
- 星寰携手星级客户及商业伙伴,为新常态...
- 数字藏品结合实体权益,传统IP上链迸发...
阅读排行
-
一辈子交五险一金退休能拿多少?这些数字让你惊呆
下一篇2018-01-09 14:13:23
-
去年有53家上市公司更名 投资者:更名后“真身”难辨
上一篇2018-01-08 1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