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 > 正文

如何促水质提档升级,听听东城街道这些村干部怎么说

2018-06-12 08:09:42来源:永康网络电视台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正式吹响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当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正式吹响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当时,“五水共治”把握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将时间表分为三年、五年、七年。如今,五年过去,治水工作已经到了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的节点上。

过去几年,东城街道全心投入,重拳出击、铁腕攻坚、全线突破,全面展开劣Ⅴ类水剿灭战,“五水共治”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全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然而,生态环境作为“易碎品”,治理本身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可以说治理难、巩固更难。好在东城街道牢记治水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地持续打好“五水共治”这场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

东城街道深谙“水治理,效果贵在长远”的道理,深刻地认识到实现长效化治理,关键要夯实各项制度、规矩,构建制度机制这个长效治水的“定海针”。“河长制”“塘长制”作为水治理的一项重要创新,近年来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强化责任担当,管好各自的责任田,形成一盘棋协同治水,必须走向制度化治理。除了“河长制”“塘长制”,东城街道也正在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督查和长效保洁等机制。这些制度都是推进治水严格化、精细化和长效化管理的有益创新探索,对于巩固好治水成效,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意义不言而喻。

大塘王村

“塘长”责任制,为治水成果保驾护航

“王书记,你在哪?我马上就到村口了。”“我正在花麦塘打捞垃圾,就在这附近等你。”8日一早,记者联系东城街道大塘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成广时,他正在清理池塘垃圾。

果然,记者到达大塘王村时,王成广正拿着网兜仔细地打捞着池塘里的漂浮物,就连几片树叶都不放过。“前几年塘水都是黑色的,水面上还经常漂浮着一些垃圾,尤其是到了夏天,会滋生出很多蚊虫。”王成广说,通过前两年的整治,还有到位的保洁工作,现在水面上已很难得看到垃圾了。

王成广介绍,为了维护好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去年村里制定出了“塘长制”,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分成四组,分别认领一口池塘,每天都要抽时间检查池塘里有无垃圾,看看水质的变化。“只有及时发现及时清理,池塘的水才能够保持洁净。”王成广告诉记者,实行“塘长责任制”已经一年有余,村里的党员干部坚持做到每天巡查一次,现在的池塘干净、美观,俨然成为了风景。

走到村办公楼门前时,热闹的洗衣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你们经常来这里洗衣服吗?”“可不是嘛,自从村里的生态洗衣房建好后,我天天都来这里洗衣服,这里宽敞又干净,你看这里像个凉亭,下雨天、高温天都不怕。”村民胡阿姨一边洗衣服一边跟记者聊天。“这个生态洗衣房去年就造好了,今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管理,村里制定出‘刷卡制’,每个村民都有一张水卡,里面充了钱才能去洗,收费是2元/吨。”王成广见记者有些疑惑,他解释说,收费比正常水费要低,为的就是引导村民都来生态洗衣房里洗,池塘清淤过后,水变清了,村民就去池塘里洗衣服,但肥皂水对水体的污染可不小。

下店午村

每天一万步,走出河水长效保质

8日,记者来到东城街道下店午村时,一栋栋崭新别致的“小别墅”矗立着,偌大的村广场采用木石结合的设计,大理石地面,木质宣传栏,现代时尚气息中含着几分雅致。但更让记者眼前一亮的就是村办公楼前的池塘一景:池塘中央是一簇火红的美人蕉,一圈矮矮的翠绿的金钱草衬托着美人蕉,走近看,还有一群嬉戏的红鲤鱼,有静有动,为村庄增色不少。

下店午村是一个景色宜人的新农村,也是一个“水灵”的村庄,素有永康母亲河著称的华溪就经流下店午村。“保护好华溪对于每一个永康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好在华溪的水质还不错,只不过与下店午村隔溪相对的就是工业区,以前有一个排水口会有污水排出,后来经过污水管网的布设,现在污水排放已经不复存在了。”下店午村党支部书记王援朝告诉记者,不管怎么说,华溪下店午村段长约2公里,来回走一趟至少一万步,要想管理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河流里是否有垃圾、有没有异样的水流入等等,巡河时都要一一记录和上报。“我是河长,巡河工作毫无疑问由我来做,但有时候太忙了,我就落实到村里的其他党员干部身上,让他们代替我来做这份工作,确保每一天都至少有一个人来完成巡河工作。”王援朝说,沿着华溪的游步道建好已经有四五年了,如今华溪的水更清、景观更美,走的人就越来越多,巡河也就多了一份健身休闲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下店午村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行“党建+治水”模式,通过党员带动、党建推动、党群联动,有效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同时,不断提升党员责任河、党员包干沟渠、党员节水示范户的标准,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与“五水共治”相互融合发展。

方塘下村、西竹园村

污水塘变景观,茶余饭后好去处

“门前塘整治前,水面上布满铁锈般的杂质,远远走来就能闻到一股臭味,作为村里唯一一口池塘,每个人看了都很心痛,前两年我们就决定整治。”东城街道方塘下村村委会主任胡福坚告诉记者,村干部们说干就干,对池塘进行清淤,由于周边没有活水可以引入,就只能依靠增氧设备让水“活”起来,“更有意思的是,当初池塘里的净化植物不知为何很难存活,我们听说别的村水葫芦多得无处去,我们就自己开了车去运,现在水葫芦养在池塘里,前几天开出了不少紫色的小花,可好看了。”胡福坚说。

胡福坚还告诉记者,由于村里只有一口池塘,对于治水、护水工作,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甚至村民们都抢着干,整治前整治后的对比实在太强烈了,没有人愿意让门前塘变成原先的样子。记者在方塘下村走了一圈发现,这个人口不到300人的小村庄,绿化面积竟达60%以上,给原本生态环境并不理想的村庄打造了一个“生态氧吧”,村东面的小山丘还打造成了一个休闲公园,游步道、凉亭、健身器材样样俱全,成了村民们的好去处。胡福坚说,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景观提升了,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喜欢出来走一走。

同样注重景观提升的还有东城街道西竹园村。“朱明溪的水一直以来都很清,村民的觉悟也很高,不仅不往里面扔垃圾,还会主动清理。去年,为了提升河岸景观,我们着手打造了沿溪的游步道,今年才竣工,就吸引了不少散步的人,有的是本村的村民,还有的是周边的村民,很多人都告诉我,夏天的晚上微风徐徐,沿着游步道走一走很惬意。”西竹园村党支部书记胡龙海说,接下来还要整治朱明溪西竹园村段的排水口,虽说这些排水口排的都是农田里流出来的水或是雨水,但或多或少对水质有所影响,如果真正实现“零排放”的话,朱明溪的水质定会提档升级。

关键词: 东城 村干部 水质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