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 > 正文

从产业、城市、生态看徐州高质量发展“三变”

2018-12-28 09:00:5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你看,徐州正在变。从粗重笨到高大上,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从苏北老工业基地到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年来,徐州全方位转

你看,徐州正在变。从“粗重笨”到“高大上”,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从“苏北老工业基地”到“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年来,徐州全方位转型,集中力量推进产业、生态、城市“三大转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振兴“转型”之路。

产业之变

“过去我是化工厂的一名职员,现在却在从事人工智能虹膜技术。”如今已是江苏释码盈盾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的杭煜翔说。

他最早工作的化工厂所在的鼓楼区,是徐州老工业区,云集海鸥洗衣粉、北方氯碱等8家全国闻名的化工企业。2010年,鼓楼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区”,目前已累计关闭搬迁工业企业400家,其中28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全部搬迁关闭。

关停转迁、腾笼换鸟。鼓楼区积极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等新兴产业,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微软、IBM、SAP、甲骨文、大唐电信等一大批国内外行业领军项目纷纷前来。

曾以银杏产业闻名的县级市邳州,聚集着鲁汶仪器、实为半导体等40多家半导体材料与装备制造企业,建有欧洲半导体海归人才创业园,连诺贝尔奖得主工作室也落户于此。“我们致力于完成300毫米磁存储器的量产设备,实现中国在下一代存储器上的技术突破,同时攻克国际层面的MRAM磁存储器刻蚀工艺上的难题。”鲁汶仪器技术总监胡冬冬自豪地说。

从引进一个人才,到发展一个团队,再到带动一个产业,邳州抢抓半导体产业发展新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从种子期、初创期到成长期,全力打造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人才汇聚的高地,逐步成为徐州高新产业发展的一个窗口。

在产业转型上,徐州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新高地。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6.5%和33.5%。徐工集团抱定“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的理念,每年拿出主营收入的4%—5%用于研发,研发出高端液压阀等多项世界先进核心技术,促进产业不断提档升级。老工业基地在“调轻调优”中实现转型。

生态之变

走进铜山区柳泉镇北村,三面青山、一片碧湖,粉墙黛瓦的乡村人家沿着山势错落分布……深秋,阳光下的村庄勾勒出静谧的风景。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并不知道,这一省级农业休闲观光村、特色旅游示范村和省级文明村,多年前只是微山湖边上一个偏僻的采石村。

“过去的北村几乎与世隔绝。北面是微山湖,东西南三面被16个山头包围,没有一条通往外面的大路。靠山吃山,开山采石成为村里人唯一的收入。”今年52岁村民刘学金告诉记者,山头被炸得千疮百孔,灰尘漫天,不戴着头巾没法出门。他起早摸黑地上山采石、拖车下山,再卖给跑运输的工人,赚来的钱也只够糊口,村子长期是三级贫困村。

2014年,铜山区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方向,采石、小钢铁、小化工等污染型企业全部退出,观光农业、休闲旅游逐渐兴起。北村采石企业全部关闭后,真正的“富矿”终于显山露水:村里将依山傍水的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生态强村、旅游富民。

村里铺路修桥、改建公厕,新建了观荷园等景观带,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鼓励村民经营起船餐、湖鲜和农副产品销售、生态水产养殖、休闲垂钓、瓜果采摘。目前全村2000余口人,80%的村民从事生态旅游,去年全村人均收入2.5万元,旅游业反哺村集体收入50多万元。从采石工转型后的刘学金和很多乡亲一样,开起了农家乐、购置了快艇,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年收入三四十万元,两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都返乡帮忙,老刘乐得合不拢嘴:“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赚钱,绿水青山真的变成金山银山了。”

贾汪区因煤而兴、因矿设区,也因煤而困。长年的煤炭开采给这里留下了13.23万亩的采煤沉陷区,占全市沉陷区面积的1/3,其中潘安村的1.74万亩塌陷地更是面积最大、塌陷程度最深的地区。天灰地陷、房裂水黑、生态恶化,成为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短板。

对此,徐州首创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新模式,潘安湖生态修复位居“江苏环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榜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综合治理项目。过去的“城市伤疤”,如今芳草萋萋、白鹭翩翩,游客络绎不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贾汪区走出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放眼全市,徐州持续实施生态修复、污染治理与景观重建,重构了极富特色的山水城市骨架,绿色生态成为亮丽的名片。

城市之变

文明巷是邳州市运河街道向阳社区的一处居民区,原是由几家单位组成的一个半开放式小区,共10多栋居民楼。相关单位为了分清彼此,各自用一道道围墙和花园门,将这片区域分割成一个个狭窄偏仄的独立空间。每个单位的居民又用违章搭建的车棚,将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划成了无数条不规整的小道。这一道道围墙、一扇扇园门、一个个车棚,一用就是20年,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十分着急:“要真是有个什么事,别说救护车开不进来,就连担架都抬不出去!”

2016年以来,邳州大力推进城乡公共空间治理,运河街道向阳社区把文明巷列为重点治理对象,不仅硬化了道路、清理了违建、疏通了下水道、划设了停车位,还为每栋小楼粉刷了外体墙面。居民们主动配合,将小巷各处的100多处违章建筑以及围墙、园门等彻底拆除,“推倒堵心墙,建成文明巷,过去脏乱差的小巷如今整洁美观,居民们也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57岁的居民吴长春说。

文明巷的变迁,也是徐州城市转型的缩影。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明确徐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同年7月,江苏把徐州作为全省“1+3”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出台专门政策意见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一带、三区、四轴、多点”的空间布局,将淮海经济区纳入其中;“三区”中的“北部淮海经济区”,包括徐州等十市。徐州,已经站到了发展新的风口。

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介绍,随着徐州实施大规模工矿区退城进区、“退二进三”和棚户区改造,近年来退城进区的企业达两三千家,棚户区改造完成4500万平方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今年还捧回了“联合国人居奖”。立足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徐州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得到极大提升,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猛。眼下,对照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内外一流城市标准,徐州以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动力能力为核心,正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同城效应”、产业协同发展和社会事业融合发展,将规划的“定位”变成实际的“地位”。(姚雪青尹晓宇陆金玉)

关键词: 徐州 高质量 三变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