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明月松间照 中国古代书画中的“松”

2018-05-15 14:02:44来源:新华网  

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文化的最重要的符号之一,也是东方艺术审美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载体。新华网书画频道带网友走进北京松美术馆的展览

《旭日松涛》清徐玫

徐玫,清初画家。字采若,号华坞,苏州人。主工花鸟、人物,兼事山水,赋色妍雅,生动尽致。善临摹古本,与柳遇并挟盛名,“两人凡临摹古本逼真处,可谓之翻身凤凰也”。因其技艺出色,后供奉内廷,曾参与绘制《康熙南巡图》,亦有《春宫图》组画存世,人物、园庭、植景无所不精。唐代无可和尚诗:“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仙鹤、松树、旭日、海波,这种组合象征着长生不老,延年益寿,为宫中祝寿的标准样式,类似图式也出现在郎世宁笔下。虽然此画是“寿与天齐”的命题创作,但从画风可以看出,徐玫不仅继承了宋人画法,而且注重写生,凡笔到处,无不古意而生动,难怪王石谷对他有“立法精妙,直入宋元名家之室,虽仇(英)唐(寅)诸公,亦不得专美于前”的赞誉。

《禅悦图》(局部)禹之鼎

禹之鼎,清初画家。字尚吉、上吉、尚基,江苏扬州人。康熙年间供奉内廷,授鸿胪寺序班,入值畅春园。工山水、人物,尤精写真,作品多为当时的重臣文翰传神写照,“一时都下名公通人描画殆遍”,自称“必逢佳士亦写真”,是继晚明曾鲸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此图作于康熙三十九年,作者时年五十四岁。传主为清初文坛领袖王士,曾在扬州为官,禹之鼎十多次为他画像。“禅悦”一词是佛教用语,形容参禅悟道之后的法喜。此画借佛教精神,彰显中心人物退养林泉、游神禅悦的气韵风度。用笔纤润,设色明丽,一株象征长青不老的百尺翠松横贯画面,松萝低垂覆罩茅庐,松下白鹤振翅,引吭向天,茅庐里趺坐这位着淡黄衲衣的一代宗匠。几案上放置经函和拂尘,茅庐外涧泉如明月,此类涧泉多见于水月观音画。

《松山观瀑图》清张崟

张崟,字宝崖,一字宝岩,号夕庵、且翁、夕庵老人,铁瓮城东蛰叟。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所居曰“饮渌草堂”。幼承家学,以诗画著名京江。花卉、竹石、佛像皆佳,尤擅山水,善画松,时顾鹤庆善画柳,有“张松、顾柳”之誉,世称“丹徒派”。此画描绘崇山幽壑、危岩高岗之间,高士携友宴坐茅亭,听泉论道。亭后危磴入云,寺观楼阁深藏山荫。画面构图巍伟,雄奇郁茂,虚实结合,山林野趣尽出于纸墨之间。由左上方的题识可知,此画创作完成后,画家自藏三年,花朝节与友人饮酒,一时起兴,展图共赏,结果被友人索去,便补了段题跋,是为画外趣事。(图文均有松美术馆提供)

关键词: 明月松间照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