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重磅调查:巨婴拼多多

2018-08-22 13:51:05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一路狂奔拼多多》作者: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闵杰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31期叶子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因为一批仅售219元的鞋子,会让自己

“通过罚款致富…‘养肥了再杀”是很多商户对拼多多提出的质疑。一位商家对《中国新闻周刊》形容,“拼多多制定的规则就像一个围城,把商家轻易放进城里,而拼多多就是土皇帝,可以制定规则,电可以处罚”

黄峥曾对此回应,作为杭州人,他很清楚假货会很困扰早期的电商平台,假一赔十”的政策,是在传统的电商平台基础上做了改进,那些想赚一票就走的商家看到这样的规则就望而止步了,“全中国可能没有比我们更努力在打假的平台了。”

“从平台角度看,对商家的管理,通过合同约定,制定了高于法定标准的处罚规则,商家在入驻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可接受,完全可以不要入驻。”李俊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拼多多要求商家对消费者做出“假一赔十”的承诺,从法律上看没有太多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被罚商家选择起诉拼多多,而无法获得法院支持的原因。《中国新闻周刊》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大部分起诉拼多多的“合同纠纷”案,最终的结果都是商家败诉。

2017年5月,福建福安商家林霏霏,因为经营的化妆品店被拼多多抽查出售假货而被扣除27509元,起诉拼多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的判决认为,双方签订了《拼多多平台合作协议》,“签订平台合作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以此为主要依据判定林霏霏败诉。

2017年10月,河南商家徐瑶,也在上海市长宁区法院起诉拼多多,理由是她所经营的“辰轩男装”被拼多多判定售假,而她经营的另一家拼多多店铺“华东品牌折扣店”被判定为关联店铺,也被扣除了35773元。而法院最终判定,两个店铺均出售了涉案商品,应属合同约定的关联店铺,判决徐瑶败诉。

不过,司法判决仍然无法打消大多数商家的质疑。“为什么拼多多不能在店铺和商品审核阶段承担更多责任呢?”一位卖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宽进严出”的打假方式是本末倒置。

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汪律师目前正在代理一位商家对拼多多的诉讼案。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行政机关执法作为参照,行政机关执法在程序上要求很严格,包括取证的过程。但拼多多对商家的“处罚”,只是凭消费者投诉、找品牌商出一个报告,整个过程没有请第三方公证,在鉴定的时候也没有邀请被罚商户一起参加鉴定,所有的行为都是单方面的,“就算商家售假需要被处罚,至少程序上,要让被罚的人心服口服。”

他还认为,商家要入驻拼多多平台,就必须同意拼多多制定的协议和规则,拼多多会利用平台优势制定规则,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存在“格式条款”的不平等性。

他还建议,法院的司法判决,需要考虑拼多多引发的大量诉讼,已经具有了某种群体性特征。“商家起诉拼多多,如果只有几件或者十几件,可能是正常纠纷。但从目前的信息看,拼多多处罚所引发的诉讼已经多达上百件,法院就要去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诉讼?”

资金存管疑团

除了质疑处罚的正当性和透明性之外,大部分商家更关心的问题是:自己被罚没的钱,究竟有没有被真正赔付到消费者手上,被拼多多冻结和扣除的钱,应该由谁来监管?商家们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的资金被冻结,是不是拼多多变相占用商家资金?

王强发现,淘宝平台和拼多多平台.对于商户资金的管理和提取有截然不同的规则。淘宝平台上,只要买家确认收货,货款会直接到账卖家支付宝账户。而拼多多平台上,买家确认收货后,货款仍然在拼多多的账上。商家提现,需要进行手机验证,而且需要等待两天时间才能到商家账户。王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是两个平台的根本不同,“淘宝平台无法干涉你的货款,而拼多多平台可以直接冻结和接管你账户里所有的钱。”

王强还发现,拼多多经常会“无缘无故”限制商家提现。“在没有任何违规的情况下,很多商家都会被限制提现400小时,比如账户里有50000元,但你只能提49000元,还有1000元是提不出来的。”以王强自己的观察,这种时候往往发生在拼多多广告投放比较多的时候。比如,今年世界杯期间,拼多多投放了很多广告,陆续有不少商家被限制提现400小时,“我们都怀疑,拼多多是拿我们的钱去补营销和广告的经费。”

“我们保证这些钱100%赔付给消费者。整个资金链条都是从商家到消费者。”在6月的媒体沟通会上,对于冻结商家货款和靠罚款支撑盈利的说法,黄峥回应称,处罚资金不在拼多多公司,而是沉淀在监管账户,拼多多也不享受利息,“如果要用一年时间沉淀出一个亿利息,你知道要多少资金吗’按照这么低的利率需要100个亿的资金池。”

他还对赔付消费券问题做了回应,“由于拼多多没有支付宝,所有赔付款都是以消费者现金券的形式发放,优惠券的使用时效为50年,目前现金券的使用率高达95%。”

沟通会上,拼多多还向媒体公开了部分法院判例的具体案件。“如果不是100%赔付给了消费者,法院是不可能判拼多多胜诉的。”拼多多法务负责人表示。通过查询这些判完并公开的案例,也可以清晰展示赔付消费者的资金链路。

不过,由于整个过程并未完全透明,拼多多平台冻结和扣除的商户资金去向仍是谜团。

由于拼多多平台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拼多多选择和平安银行合作,由平安银行为拼多多提供资金结算服务。

具体操作是,拼多多在平安银行设立一个内部账号,在账号名下为平台商户开设虚拟子账户,商户在拼多多上的交易货款只能通过这个子账户流通,根据资金存管的要求,账户资金流出,理论上仅限于商户发起的提现及退款,作为平台管理方无权接触到商户子账户内的资金,只能发起“冻结资金”的指令。

不过,针对冻结及罚款资金去向问题,平安银行曾向《财经》记者透露,资金全部存在平安银行专用账户中,但划扣商家资金事宜及如何运营冻结款等问题平安银行不参与,全部由拼多多平台处理,划扣商家资金属于拼多多的业务行为。

李俊慧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在资金存管和使用去向无法真正透明之前,仍然存在平台挪用资金的巨大风险。

这种风险此前已经在共享单车平台上上演过。不少共享单车都收取了用户押金,而且纷纷承诺,押金是专门账户进行存管,不会挪用用户押金。但事实上,据媒体报道,由于共享单车平台持续烧钱,资金需求一直很大,不少甲台都存在挪用用户押金的情况。

“很多存管并不规范,没有完全按照央行支付管理规定所要求的、特别具体的专户规则来开设,拼多多的资金存管是否符合和高于这个要求,目前并不清楚。”李俊慧表示,存管必须是按照央行的专户管理办法来设定的专门账户,而不是简单开一个账户,否则还是有很大道德风险,银行只是存管和结算,而支取条件还是由开户人来决定,甲台就可能会挪用资金。

“钱被平台支取走了之后,到底怎么使用,这是个灰色地带。”李俊慧建议,存管账户的余额信息和支出情况,都应该更加透明。

事实上,黄峥在几次媒体沟通会上零星的回应,并没有打消商家和外界的质疑。

从一个完整的治理环节来观察,拼多多处处充满争议:商家零元入驻,几乎无门槛发布和售卖商品,拼多多并不承担审核责任。而一旦被发现售假或其他问题,则要面临最高“假一罚十”的严苛处罚。处罚依据很少主动提供,往往在商家一再要求下,拼多多才会提供“打了马赛克”的证据。商家货款被冻结后,在没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货款会被拼多多“扣罚”。而“扣罚”的资金,是否真的被严格存管、不被挪用,是否完全赔付给了消费者,也缺乏透明度。即使赔付,也是以代金券形式发放,而代金券如果不使用,所谓赔付就是“空话”。

当所有环节的问题串成逻辑链条,质疑拼多多“宽进严出有钓鱼嫌疑…‘靠罚款支撑盈利”的声音,就不再是空穴来风。

除了自身的治理能力之外,拼多多引发的平台和商家矛盾,已经蔓延到了社会领域,更加让人担心。

因为打算找拼多多维权,在江苏常熟做生意的林默在8月7日这天,接到了各种“劝阻”。”一大早,徐州老家的大队书记给我打电话,很客气地劝我不要去维权。上午,镇上派出所去老家找我父母谈话,随后又去我丈母娘家谈话。下午,常熟市派出所的同志来到我家谈话一小时,劝我不要去维权。”林默告诉《中围新闻周刊》,他此前多次找拼多多小二协商,寻找妥协办法,希望少罚一点,但拼多多的强硬让他坚定走上维权之路,“除非把钱还给我,我可以不去。”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面积的商家维权和合同纠纷诉讼,显然激化了社会矛盾,应该引起拼多多的全面反思。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拼多多在进行平台治理时,应该“提高售假处罚的执行效率和透明度,完善处罚体系,缩短处理侵权问题的时间,加强与有关政府、品牌和销售商的合作。”(应受访者要求,叶子、金立军、王强、林默为化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最近更新